上文論證一:筆者用親身目睹事實,告誡關注投資“褐煤干燥提質”的企業老總們,在選擇褐煤提質設備時,要多走、多看、觀察生產過程,做出詳細的產品分析,能生產出客戶認可的產品,才是最好的設備!不要迷信外表包裝華麗、價格高昂的所謂大企業設備,不要迷信商業炒作,要實地考察,親身目睹設備的生產運營過程,包括:環保排放、安全生產、產品化驗、熱值卡數、產品是否回吸空氣中水分、裝卸車是否揚塵,產品是否易燃等,只有能生產出讓用戶滿意的產品,這樣的設備才能讓您得到投資回報!
本文接續前篇論證一,以事實告誡熱心的“褐煤干燥提質”項目的企業老總們,在選擇設備時,要以親身目睹事實為依據,不要輕信所謂高等學府教授、專家們的設計,由于他們對褐煤特性缺少實踐生產經驗,甚至有的只是現學現賣,就如同一個毫無臨床經驗的醫生,沒有經歷過足夠的生產實踐,產品沒有經過市場檢驗,這樣的設備只能是空中樓閣,并不實用!
前幾年,筆者企業霍林郭勒市大福通煤業科技有限公司的所在地政府領導引薦了一名加拿大籍華人商人—H姓老總,他來訪時,正趕上筆者企業接了一筆生產5500大卡高優質精煤的產品訂單,當時由于時間緊,任務重,并沒有熱情陪同這位老總,任由他自由參觀,與現場工人談心,之后,這位老總說要回去調款,準備購買大福通的專利技術設備!過幾日,這位先生又帶來一位學者模樣的“合伙人”來廠里看設備,并拍照之后離去,之后便不了了之。
二年后,筆者方知道,這位H姓老總,與國內某名牌頂尖大學合作,花掉2000多萬元購置了一條滾筒式褐煤干燥提質生產線,落戶在離筆者企業一公里外的煤化工園區,設備生產不到一天便停機,系統不通暢,造成嚴重“腸梗阻”,清理一次管道要用五六天,太難太累,無論給多少錢,工人也不愿意干!經過很長一段時間改造也不行,最后無奈放棄!
聽說那位H姓老總起訴了那家名牌大學,因為自身不懂技術,最終也是徒勞!
前段時間聽說:這位H姓老總,因沒有與政府辦理落戶手續,被責令拆遷退出!筆者本想看看有無可用的附屬設備,到現場卻看到一條外貌酷似大福通褐煤提質專利技術的生產線的設備,但其配套設備卻毫無可用價值,估算了下,去掉切割人工費、吊、裝費,賣廢鐵都不值,難怪那位H姓老總把整個工廠分文不取的白白送給政府處理!
這位H姓老總的經歷,再次提醒了熱心“褐煤干燥提質”項目的企業老總們,在選購設備時,一定要眼見為實,本已認可的設備不用,卻要迷信看不到、摸不到的口頭技術或者紙上談兵,不要被名牌大學的閃亮光環所迷惑,因為沒有經歷長時間生產實踐的設備是經不住市場檢驗的,這樣價格高昂的設備,具有更大的風險性!